海爾集團捐助扶貧專項 助力4100名貧困人員康復治療
10月17日,由青島市對口支援和扶貧寫作工作領導小組主辦,市委宣傳部、市扶貧辦、市廣播電視臺聯合承辦的“愛的傳承”——青島安順隴南菏澤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心耳康復?光明行動’募捐救助儀式在青島廣播電視臺隆重舉行,正式啟動四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心耳康復·光明行動”。
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青島市政協主席楊軍,隴南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岳金林,安順市政協主席楊華昌,青島市慈善總會會長王偉,以及愛心企業代表等百余位嘉賓共同出席了儀式。捐贈現場,海爾集團率先捐出人民幣100萬元,全力支持對貧困人員的幫扶救助工作,幫助4100名貧困人員進行康復醫療,海爾集團黨委委員、組織部長王培華作為代表出席了本次募捐救助儀式。
據介紹,為了確保二〇二〇年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青島市對口幫扶貴州安順、甘肅隴南、山東菏澤三市的脫貧工作也進入關鍵時刻。“海爾集團高度重視企業責任,始終認為一個企業要發展,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幫助與支持,”海爾集團黨委委員、組織部長王培華說,“海爾在不斷發展的同時,也將繼續關注并鼎立支持公益事業。”此次向社會募集的資金,將用于為青島、安順、隴南、菏澤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4100名患先心病兒童、失聰兒童和白內障老人實施免費康復手術,為低困家庭提供切實幫助。
海爾集團黨委委員、組織部長王培華(左三)作為代表參與“心耳康復?光明行動”募捐救助儀式
作為青島本土的國際化知名企業,海爾自1984年創立起便將慈善公益事業作為回饋社會的重要使命,不僅堅定支持青島市的對口支援扶貧項目,更在35年里實施了包括援建希望小學、扶貧救災、成立慈善基金和教育發展基金等在內的多項扶危濟困計劃。由于在慈善事業上做出的突出貢獻,海爾集團先后獲得國際聯合勸募協會、中國公益事業聯合會授予的公益大獎,并于2008年、2016年兩次獲頒我國政府最高慈善獎項“中華慈善獎”。
自1995年起,海爾開始在全國援建希望小學,截止到目前,海爾已累計投入1.1億余元,在全國援建305所希望小學和1所希望中學,極大改善了貧困地區的教學條件,成為援建希望學校最多的企業;
海爾集團在全國援建305所希望小學和1所希望中學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海爾集團迅速啟動“抗震救災應急機制”,累計向災區捐款捐物達3800多萬元,有力支持災區救助和重建工作;2014年,海爾向云南地震災區捐款600萬元。據不完全統計,海爾用于社會教育事業、對口支援幫扶、扶貧救災助殘的資金和物品總價值累計超過5億余元。
同時,海爾注重創建共創共贏的生態體系,推進全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綠色產品、綠色企業、綠色文化”的理念深深根植在海爾的生產研發中。2008年奧運會,海爾冰箱、空調等31個大類6萬多件綠色產品進駐鳥巢、水立方、青島奧帆基地等全部37個奧運比賽場館,助力綠色奧運。2018年,海爾電器單臺能源消耗量較上一年度下降9.55%,單臺產品二氧化碳產生量較上一年度下降9.05%。
10月18日,由香港上市公司商會、香港獨立非執行董事協會等機構主辦的“2019年香港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大獎”正式發布,海爾電器集團有限公司(HK01169)榮獲“卓越社會披露獎”和“創新引領者獎”兩大獎項。這是海爾電器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爾電器”)在2016年發布首份《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ESG報告)》后,在境外資本市場首次收獲的社會責任和創新引領大獎。
回望35年,海爾是真正走出去的、創自主品牌的中國企業,也是為中國家電業乃至中國制造業贏得世界尊重的企業。在物聯網時代,海爾是BrandZ全球品牌百強中唯一的“物聯網生態品牌”,并擁有主導大規模定制國際標準的話語權,這意味著海爾已經在從產品品牌向生態品牌轉型的路上邁出關鍵一步。
海爾在為用戶創造美好生活解決方案的同時,從未忘記自身的公益使命,物聯網時代,海爾將繼續踐行公益事業,以善舉促進社會和諧。作為一個有擔當的企業,海爾將繼續弘揚中華民族以善為本、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為社會和國家做出更大貢獻。
|